【環球時報記者 張婷鴿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于文】菲律賓在南海仁愛礁再次挑起爭端。10月22日,菲律賓企圖向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運送違規建筑物資,且兩次蓄意擦碰中國船只。23日,菲律賓外交部宣稱召見中國駐菲大使表達抗議;菲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召開新聞發布會,倒打一耙指責中國“故意挑釁”;菲律賓國家安全官員威脅稱,如果中國繼續阻止菲方執行補給任務,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3日表示,真正應當停止挑釁的是菲律賓方面?!爸蟹皆谌蕫劢竼栴}上長期以來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耐心,但是菲方無視中方的善意和誠意,違背自身承諾,不斷派船擅闖仁愛礁海域,蓄意挑釁,還持續散布虛假信息,渲染炒作?!眹H媒體也高度關注這一事件。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稱,中菲之間圍繞仁愛礁的爭議已持續了數十年,“但最近幾個月有些事發生了變化”。文章認為,馬科斯政府改變了前杜特爾特政府的對華政策,以及對于“坐灘”仁愛礁的軍艦即將解體的緊迫感,是菲方“改變策略”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美國的慫恿支持也與菲律賓在仁愛礁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
菲律賓電視臺人員爭先恐后地拍攝“相撞鏡頭”
中國海警局22日連發消息,并放出視頻證據,闡明事情經過和中方立場,其中披露了很多細節。22日凌晨時分,天色昏暗,4艘菲律賓船只開始執行擅闖任務行動,而正常補給作業一般會選在白天進行;其次,兩次擦碰事故中的第一次是菲方運輸船不遵守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強行從中國海警船船艏穿插造成擦碰;第二次是菲方海警船倚強凌弱,故意沖撞中國漁船。22日,菲律賓方面也公布了這兩起事件的視頻,相比中方的“擦碰”,菲方稱其為“相撞”。公開報道顯示,這是10月以來菲律賓在我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的第三次侵權行徑。
國際媒體迅速關注到這一事件。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發文稱,仔細觀看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只與中國漁船在南?!跋嘧病钡囊曨l可看出:當一艘船的船尾撞到另一艘船的甲板時,畫面中央是菲律賓電視臺攝影人員爭先恐后地拍攝業內所謂的“現場鏡頭”。報道稱,這是菲律賓記者幾周來第二次在仁愛礁附近拍攝到中菲艦船近距離接觸的畫面?!斑@并非偶然。這是菲律賓政府有意實施的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讓人們關注中國所謂的‘蠻力’?!?/p>
菲律賓政府部門馬上就此展開炒作。菲總統辦公室23日稱,總統馬科斯當天召集安全官員開會,討論“中國最近騷擾菲律賓船只的事件”,隨后下令菲海岸警衛隊根據國際海事安全法對此展開調查。路透社稱,菲國防部長特奧多羅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指責中國“混淆”事實真相,稱“昨天的事件是一起令人震驚、嚴重違反國際法的事件”,是中國“擴張主義與侵略行動的升級”。同日,菲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馬拉亞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菲律賓方面一艘船只在22日的事件中受損,但船上無人受傷。半島電視臺稱,菲外交部發言人達扎稱,已向中方提出抗議,但拒絕詳細說明內容,僅告訴記者,這是菲2023年向中方發出的第55次抗議。
據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消息,23日,駐菲律賓使館首席館員周志勇公參會見菲外交部部長助理兼亞太司司長艾琳,奉示就菲方船只22日擅闖仁愛礁海域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毛寧23日表示,仁愛礁是中國領土,菲律賓派軍艦在仁愛礁“坐灘”,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中方再次敦促菲方重視中方嚴正關切,信守承諾,停止在海上滋事挑釁,停止采取危險舉動,停止對中國的攻擊抹黑,盡快拖走非法“坐灘”的軍艦,避免破壞南海的和平穩定,損害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中方將繼續按照國內法和國際法,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中國愿意玩長期游戲”
“菲律賓和中國為何走向沖突之路”,BBC報道稱,菲律賓“馬德雷山”號登陸艦于1999年“故意擱淺”在仁愛礁上。從那時起,一小隊菲海軍陸戰隊員就在這艘生銹的船體上“孤獨地守望著”,船只逐漸開始解體。2014年BBC團隊登上這艘船時,它的狀況已經很糟糕,側面有巨大的洞,海浪濺過船體。報道稱,馬尼拉消息人士說,食物和水并不是菲律賓向這艘軍艦運送的唯一補給?!八麄儽硎?,菲律賓一直在悄悄運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和腳手架,目的是加固生銹的船?!?/p>
除了企圖加固“坐灘”船只,美國《時代》周刊等多家媒體23日提到,菲律賓政府近年來采取“曝光策略”,邀請大量國內和國際媒體記者登上菲方船只,赴南?!艾F場拍攝”中菲艦船近距離接觸的畫面,試圖用輿論施壓中國。BBC稱,中國曾經“似乎對這些新策略感到驚訝”,而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愿意玩長期游戲,“因為北京方面的總體評估是,這艘船不可能永遠存在,到了某個時候,這艘船將沉入大海,菲律賓將被迫撤離海軍陸戰隊員”。
斯坦福大學學者、退休上校鮑威爾對BBC說,很難看出菲律賓如何延長“馬德雷山”號的壽命,“危機點即將到來,這艘船的末日將至,它可能很快就會解體”。
“海上碰撞發生后,中菲緊張局勢是否會升級?”《日本時報》23日發文稱,最新的事件只是中菲今年頻發海洋爭端的最新一例,雖然影響雙邊關系的因素很多,但菲律賓去年5月當選總統的馬科斯可以說帶來了最大的變化,其政府恢復并擴大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此外,美國保證《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這可能增強了馬尼拉的“自信”。
“菲律賓的行為很反?!?/strong>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代帆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以來,菲律賓持續在南海挑釁中國。但本次事件即使放在中菲交往的歷史中,也是非常罕見的。即便與中菲關系不好的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相比,現在菲方在南海反復沖撞的做法也比較離譜、反常,違背常理。不能排除菲律賓的軍事部門可能受到外部大國的推動,向中國發難。
此次爭端發生后,美國國務院22日發表聲明,宣稱支持菲律賓,指責中國,并搬出《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對此,毛寧表示,美國國務院罔顧事實,發表違背包括《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精神的聲明,無端攻擊指責中方在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的正當合法維權執法行動,為菲律賓侵權挑釁行為站臺背書,用心十分險惡,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毛寧說,菲律賓在仁愛礁的侵權挑釁與美國的慫恿支持是分不開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菲通過溝通較好管控仁愛礁局勢,并就此達成諒解。但今年以來,美國明目張膽為菲律賓侵犯中國主權行徑撐腰打氣,慫恿、支持菲律賓維修加固仁愛礁“坐灘”軍艦,甚至派軍機軍艦在海上配合支持菲方,并多次以履行《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來威脅中方。美方所作所為極大助長了菲方在仁愛礁侵權挑釁的氣焰,產生惡劣影響。
《時代》周刊23日在評論中菲此次爭端時聲稱,由于美國全神貫注于烏克蘭戰爭和巴以沖突,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可能會看到“一個考驗美國在印太地區決心的機會”。
“我覺得恰恰相反,與其說是中國在評估華盛頓,倒不如說是菲律賓在評估美國對盟友的承諾?!睆V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葛紅亮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菲律賓方面急切想知道,假如中菲在南海發生爭端或沖突,美國是否會介入。23日,當被問及這次“碰撞”是否會促使菲律賓啟動《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時,菲外交部發言人達扎表示,這是“需要研究的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